课程建设

打好“双减”持久战,这9个建议一定要看 | 支招

发布时间:2021-12-08

 “双减”是小切口,大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同时“双减”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探索、建模、迭代、创新。“双减”落地已过100天,下一阶段,中小学校应该如何主动进阶?如何打好“双减”实施的持久战?我们一起来看~


中小学实施“双减”行动,需要关注三大路径九项硬核指标。


路径一:在"加""变″上练硬功,力求"质"上有突破。


维度1:重构校本化课程体系,让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围绕学校学生核心素养个性化表达,进行国家课程与学校校本课程统整,进而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开设,从有什么、供什么,走向缺什么、补什么;从点状、碎片化课程走向立体、系统课程生态体系。崇尚人文,信奉科学,科技与人文并重。课程中体系中增加渗透、培养时政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艺美素养、新劳动素养的内容与比例,釆取选课走班、学分制管理。


维度2:活动与学生特长、爱好、兴趣关联,变关注孩子一时为关注孩子一世。


从为活动而活动,为打发时间而无目的活动,走向活动选择、开设与学生特长、爱好、兴趣关联。从统一共性活动,走向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活动,最终构建可自主选择的活动超市。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鼓励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校外研学旅行,鼓励有条件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班,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同时选修课、社团课程要为一生一特长、一生一喜欢锻炼项目搭建平台与服务,实现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活动目标。


维度3:立足“双减”主战场在课堂,深化、细化课堂改革。


“双减”主战场在课堂,培优补差主战场也在课堂,为此要从文化氛围创设、课堂模式建构、学习內容统整等维度来深化、深耕课堂改革。


可实施策略有:集智备课;教材统整,大单元设计;以大概念、核心概念确立主干问题化系统;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入信息化学习与思维工具;学程再构,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相结合;活动评价相嵌于活动任务之中;倾听、串联、反刍为主线;关注深度学习、高阶思维、远迁移;重视元认识、教学目标完整达成和学习价值深度实现。


维度4: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从作业检查走向作业监控。


“教师下题海,学生荡轻舟”,变传统“狂轰滥炸型作业”为“精确打击型”作业。


最明显标志是不再购买市场粗制滥造、低劣作业,教师会自己依据学情,通过选题、改题、创题来设计作业,从预设性作业走向动态生成性作业。


理顺预习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之间的关系;挖掘作业文化育人功能;重视作业对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及全面成长发展的作用。


变事后监控为事前提醒、服务,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新基本功培训,举办优秀作业评改细节研究会。


维度5: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考试形式,发挥考试指挥棒导向作用,考出文化、价值观,考出素养。


正确、辩证对待考试,研究出有理念引领、技术支撑、有信度、切实可行的一二年级期末非纸质考试形式;小学高段及初中建立熟题库,在命题立意、情景、设问上做文章,要“反套路”“反刷题”“反死记硬背”,让真搞课改、真实施“双减”的学校、教师考的更好!


维度6:完善评价机制,探索绿色评价,让综合素质评定在中招升学中真起作用。


评价目的定位从传统的甄别、鉴定、评判功能转向诊断、促进、发展的新功能。


关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现性评价,关注学生自我、同伴评价,关注激励性评价;研发创新评价新形式,让评价扩容、增值。


发挥成长档案袋评价功能,把综合素质评定做细、做实,让其在中招分配生录取中权重增加。


不能让体、音、美走向应试之老路。要从单纯选考技能走向考查素养,从强制突击变成兴趣、习惯、常态。决不要把音美艺术教育被绑在应试战车上,不让短视、功利性考试副作用在音美学科重演!


路径二:在教师"减″"训"上做足文章,调动教师参与双减与延时服务内驱力,愿参与、乐参与、会参与。


维度7:实行弹性上下班制,评模、职评、绩效工资向社团课程开设、延时服务倾斜。


增加学校教师编制;特招一批艺美技能科教师;从社会、离退休干部、在校大学生中招聘一批延时服务义工;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把学校教师从超负荷工作量中解放出来。


维度8:引导、鼓励教师参加社团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在社团课程开设、作业创意与设计、学业与职业规划等专业技能。


教研机构要组织教师开展社团课程开设、作业创意与设计、学业与职业规划基本功培训。


学校可采取学校补贴、全额出资,让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上的艺术培训班,也可以大学生顶岗实习,让教师带薪到艺术院校进修,进而解决社团课程师资不足、延时服务从有到优的问题。


路径三:在对家长"引"、评上深谋划,变家长为“双减”政策的“神助攻”。


维度9:借助《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东风,发挥好家长学校作用,让家长教育理性回归,把学校学习作为孩子"主食、正餐",参加社会学科培训为孩子"副食、加餐",注重孩子的快乐、幸福及全面发展。


引导父母关注陪伴孩子质量,提醒父亲在孩子童年、少年时期父亲陪伴决不能缺席,抽出时间多参加家长会;教会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艺术沟通;丰富家庭生活,提升孩子在家幸福指数;鼓励同龄家庭之间"拼养",轮流、错时带孩子去游玩。


“双减”仍在求索路上,“双减”只有进行时。盼学校“双减”实施由应然变为实然,由局部、偶然变为整体、必然。


(来源:人民教育 编辑:郑直)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微博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118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15003815号  邮编:450009  办公室:66810696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