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心理

郭某鹏上热搜,告诉我们一个教育真相

发布时间:2020-03-13

3月11日12时40分
郑州市确诊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
患者郭某鹏
故意隐瞒出境史
其间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出入办公场所
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目前
郑州市公安局
已依法对其立案侦查


这件事儿
在社会引发轩然大波
激起了广泛的讨论
和社会情绪的发泄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能从这件事儿上
获得哪些思考?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王钢的这篇文章
相信会给你带来启发
↓↓↓↓
这个真相很残酷:所有人与所有人有关

每当灾难发生,我们总会忍不住想到一个词:如果。

“因为他的利己主义,伤害了一座城市”

不说远的,就说最近最近的这个吧——3月11日,在郑州人民就要欢呼雀跃迎来胜利的曙光之际,一个小伙儿回来了。

这位风华正茂的小伙儿,此行是相当任性的,3月1日出发,3月7日回家,辗转乘坐了6趟航班,当然,还有北京至郑州的火车。

如果没有疫情严峻这一大背景,这位小伙儿的看球之旅一定会在朋友圈里高调炫一炫的,说不定还会让我们以羡慕的眼神凝视称,看啊,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问题是,他这七天往返,身体遭到感染,灵魂也被暴露……

对,他被确诊新冠肺炎。更重要的是,他因隐瞒境外旅行史,而导致多人被隔离。

这本是一件私事,而此时此刻,却妨害了公共安全,甚至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

会不会想,如果当时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没有踏上旅途就好了?会不会想,如果下飞机时立即主动申报就好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所有的如果,已经成为不可能。

此时此刻,他陷入了口诛笔伐之中,俨然成为人民公敌。大家原本就被压抑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个突破口,对,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小伙儿不只是撞在了防疫的枪口上,更是撞在了公众情绪的枪口上。

无法同情他。

因为他的利己主义,伤害了一座城市、一千余万郑州人。我们尚且还没有算上他在归途中可能遇到的那些人,以及那些人背后的那些人……

是的,所有人与所有人有关,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各种关联。

谁都是自私的,这一点不必否认。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随着自己走向社会,每个人都不能不收起自己的“自私”。社会,其实就是一个所有人相互容忍、相互妥协的群体。

所以,我们有道德,有规则,也有法律。

网友评论

我们懂得彼此尊重彼此的权利,我们也在乎自己的权利被尊重。

社会,因此才可能平平安安地运行,好像一架庞大得超乎想象的机器,因为每一个螺丝钉的稳固,因为每一个齿轮的咬合,而平平安安地运行。

因此,我们才对各种破坏者怒不可遏——他占了别人的座,我的座也会被强占;他拿别人的文章署了自己的名去发表去牟利,我的成果也会被窃取;他实施家暴而逍遥法外,我和我的孩子也不会被保护;他伤了医生,明天被伤的又岂止是医生?(此处的“他”,无关性别)

一切小事,都不是小事。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尚且能引起一场风暴!

教育,究竟什么最重要?

这次疫情,的确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楚了许多事情。
所有人和所有人的关系,正是其中之一。

从前,最热闹的时候,不过就是赶个集看个大戏……
而今天,随时就可能是成千上万的人交集,即使是远隔重洋的人,也可能会发生我们所意想不到的联系。

就像这个小伙儿吧,他和上千人同机出行,和数万人同场看球,和不计其数的人擦肩而过……

谁能想到,与陌生人的萍水相逢,竟然能够改变一生命运?这并非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是残酷的真相。可怕的是,我们身边的精致的或者粗鄙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

因此,我这个当老师的不能不再次把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拿出来思考:教育,究竟什么最重要?

我们都会点头,说做人比做事重要,说德行胜过学识……但是,却未必真的这么想。因为做人似乎是没有考试的,没有分数的,也没有列入用人单位的考核之中。就最现实的而言,在节奏这么快的生活里,相个亲也就是来得及问问收入怎样,有房没,开什么车。人好不好?对不起,在没钱没房没车没工作的前提下,你的人品是忽略不计的。反之,亦有可能。

在我看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真地践行“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从上到下,从家庭到学校以及全社会。

而育人的核心,并不是强求“完人”,那不可能。我们要育的,只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换而言之,就是将与他人的好好相处融入到血液之中灵魂深处的人——绝不侵犯和损害他人利益,进而绝不侵犯和损害公共利益。

如果用更为简单的概括,无非就是这么两个字:善良。

这个,很难吗?
大学中学我不懂,不敢说。至少从小学来看,并不容易。

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的教学情况怎样?是正常上的吗?是专业老师在上吗?老师的素养如何?是照本宣科还是联系实际?是死记硬背还是鼓励思考?

各种活动,是站在尊重和了解儿童的前提下策划和组织的吗?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为了政绩?是脚踏实地还是喊个口号弄个花架子?是深入和坚持还是雨过地皮湿?

每一个孩子是被平等看待的吗?是不是学习好了就能当班干部评优评先?又或者是在小学生的各种评比中就已经掺入了摆不到桌面上的各种关系各种猫腻?

领导与老师的关系是健康的吗,是民主的吗?老师和老师的关系是健康的吗,是和谐的吗?师生关系是健康的吗,是美好的吗?

我们的教育,是在“做”,还是在“秀”?

等孩子长大,这个世界就好了

善良,当然不是“教”出来的,关系,也不是“教”出来的。

我们只是需要做好自己,孩子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所以,所有人都要努力做好人,所有人都要努力处好关系。

我们常常表达这样美丽的期待:等孩子长大,这个世界就好了。

不,不可能。

如果,所有大人放弃了努力,那么今天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成为今天的大人。

那样,历史还将重演。

崩溃只在一瞬间,就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版权声明:稿件转载自公众号“河南教师”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微博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118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15003815号  邮编:450009  办公室:66810696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