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教育理念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录

发布时间:2018-07-12

一、陶行知论素质教育

1.我们不但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并且是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我的容量,也是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的精神。把这几种精神合起来,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名词,就称他为大丈夫的精神罢。《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5页

2.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人中人是要从孩中孩造就出来的。《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37页

3.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8页

4.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学做一个人》《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90页

5.英勇的民主战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第一套功夫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第二套功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有了这些德性,无论遇着什么关口,也会胜利的通过。《为民主斗争前仆后继》《陶行知全集》第9卷 第716页

6.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因循篇》《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79页

7.因循之害,既足以自误,复足以误人,更足以误国。社会因循而民气不张,政府因循而国魂不振。《因循篇》 《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79页

8.奋斗才是建设廉洁政府之康庄大道。我们要律己不苟,律下不苟,律上不苟,方能创造出一个廉洁的社会。《一张空前的广告》 《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15页

9.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共和精义》《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17页

10.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对联》《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1174页

11.“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我们做人都应该有这种精神。《假人》《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9页

12.事要硬办,话要软说。贯彻始终,路线正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有为有守。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自勉勉人,爱惜物力。发奋忘食,公而忘私。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再祝黄次咸先生》《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1030页

13.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每天四问》《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22~523页

14.什么是“大德”?“大德”是大众之德。大众之德有三:一是觉悟;二是联合;三是争取解放。《新大学——大众的大学》《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47页

15.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60页

16.所谓健全人格须包含: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教育改进》《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77页

17.在学问上忠于真理的,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学问与革命是一件事》《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630页

18.我曾经读了一本书,叫做《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成大事业者,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为大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要从高远处去望他。“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看清了人民的隐痛之后,要时时刻刻纪念他,就是为他牺牲了一切,终不懊悔!“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从各处各地要寻个解决,只有我们百折不回的去找他,终有一天出人不意的遇着。《本校产生时的催生娘娘》《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74~375页

19.“信仰”是真实的觉悟,也是生命力之泉源。《敬告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陶行知全集》第11卷 第501页

20.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学生的精神》《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72页

21.要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好国民与愚民的大分别,也就是国民会替国家想,愚民不会替国家想。所以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一就要有国家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国民与瞎民》《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27页

22.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我们肯放几分精神,就有几分精神。不关有没有钱,只问肯不肯把精神放出来。《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9页

23.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四问》《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15页

24.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自勉并勉同志》 《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269页

25.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的头皮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预备钢头碰铁钉》《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55页

26.我以为做事既修养,修养既做事。然而人何必有修养?修养又有什么好处?就普通所得,修可以丰富经验,养可以活泼精神,身体且亦因之健全,所以人人讲修养。《对于教员和师范生的几点希望》 《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27页

27.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育才十字诀》《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14页

28.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实验主义与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5页

29.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育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60页

30.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是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60页

31.要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要革除体罚,改良赶考,注重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59页

32.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14页

33.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4页

34.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学习外国文》《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34页

35.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遇到一本书,我们必须问:您能帮助我把这件事做的好些吗?您能帮助我过一过更丰富的生活吗?《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2页

36.活的书只可以活用而不可以死读。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建设,用活书去革命,用活书去树立一个比现在可爱可敬的社会。《新旧时代之学生》《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52页

37.知识不是从玄想中跳出来的,必得在大自然里去追求。财富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也必得在大自然里去探获。《中华民族的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 《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28页

38.《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些从闻知里推想出来的罢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行是知之始》《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页

39.知识有真有伪的。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的。《“伪知识”阶级》《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41~142页

40.深望诸生能思想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盖明知识之本源,然后乃能取之无尽;明知识之归宿,然后乃能用之无穷。故本校智育以养成思想及应用能力为标准。《智育大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74页

41.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8页

42.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我认为:这是改进中学教育和一切学校教育的大关键。《师生共生活》《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96页

43.凡住校的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一个例外。《师生共生活》《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97页

4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3页

45.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9页

46.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所追求的朴素的表现。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秩然有序,凛然不可侵犯之威仪。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或只许摆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摆,也只有那样摆,而不许它不得其所。《育才二周岁之前夜》《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91页

47.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是战斗的音乐,最伟大的文学是战斗的诗歌。《中国大众教育问题》《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69页

48.一首前进的歌要一位前进的音乐家做个谱,他的谱就恰到好处。一个前进的谱要一位文学家填一首词,他一填就填到天衣无缝。而且唱起来,大家都兴奋。这是因为制谱者、做歌者、唱者、听者,参加同一的大战斗,是必然唱出同一的大和声。《中国大众教育问题》《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70页

49.学画要想学得好,必得有四种要素:一是自己的天才,民族特长在个人身上之表现;二是名师的指点;三是名画的临摹;四是自然之熏染。《国画也要提倡》《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58页

50.体健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乎不可的。《学问之要素》《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11页

51.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亦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问、道德应当有一个活泼稳固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康健。俗话说:“百病从口入”,同志们务必注意,办学校是要从厨房、饭厅办起的。《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8页

52.我们的生活是为整个民族乃至新人类所有,我们要以卫生教育与环境卫生来代替医生,造成健康的堡垒,使得一点一滴的生活力与创造力都不致浪费。《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49页

53.在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上多尽一份力量,便是在卫生教育施行上多一份力量,卫生教育胜利上多一份保证。大家都成为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的主要成员之一、健将之一,共同来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每天四问》《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19页

54.创造健康之堡垒。我们的集体生活首重健康。创造健康之堡垒,目的在与疾病作战。善战者不战而退敌人之师,故一分预防胜于十个医生。《育才二周岁之前夜》《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90页

55.以集体力量从事于五项创造工作:甲、创造健康之堡垒;乙、创造艺术之环境;丙、创造生产之园地;丁、创造学术之气候;戊、创造真善美之人格。《育才学校节略》《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4页

二、陶行知论校长与教师

56.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7页

57.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整个的校长》《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60页

58.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第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6页

59.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我们的信条》《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88页

60.我们要虚心,虚心,虚心:承认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我们要学习,学习,学习:达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贡献,贡献,贡献:实现文化为公,天下为公。《育才学校校歌》《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29页

61.因循之害,既足以自误,复足以误人,更足以误国。吾人果自爱,则不当因循;吾人果爱人爱国,尤不当因循。《因循篇》《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79~180页

62.校长对于我们,我们对于学生,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要不得的独裁作风。我们所要学习的民主作风,至少应该包含这些:(一)民为贵。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二)天下为公。文化为公,不存心包办,或征为私有。(三)虚心学习,集思广益,以建立自己的主张。(四)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自己要吃饭,也让别人吃饭,最好是大家有饭吃。自己要安全,也让别人安全,最好是大家平安。自己要长进,也让别人长进,最好是大家共同长进。《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632页

63.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36页

6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637页

65.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行动的真理,真理的行动。这种真理不是坐在沙发上衔着雪茄烟所能喷得出来的。行动的真理必须在真理的行动中才能追求得到。《怎样做大众的教师》《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51页

66.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晓庄开学勉励桃红》《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146页

6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295页

68.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我们的信条》《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88页

69.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对联》《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1173页

70.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武训先生画赞》《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960页

71.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这一年》《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46页

72.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怎样做大众的教师》《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52页

73.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孟禄博士与各省代表讨论教育之大要》 《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95页

74.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59~360页

75.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也。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师范生应有之观念》《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61页

76.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教学合一》《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3页

7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学生的精神》《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70页

78.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3页

79.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教师自动进修》《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654页

80.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35页

81.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633页

82.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140页

83.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中国大众教育问题》《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51页

84.配做我们先生的人要具有两种资格:一、有真知灼见而无偏见。二、敢说真话,不说诳话。此外,我们应该拜两种素来没有想到过的老师:一、我们应该跟我们的学生学习,不拜儿童做先生,就做不好先生。二、还有一位伟大老师,就是老百姓。《民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648~649页

三、陶行知论普及教育

85.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小先生与民众教育》《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302页

86.要把教育化为“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样,人人有得到沾施的机会。“天下为公”的基础,第一步便要知识公有。《小先生与民众教育》《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305~306页

87.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对人说,无论男、女、老、少、贫、富、阶级、信仰,以地方说,无论远近、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民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90页

88.我们的目的则在于教育的普及,生活的提高,自觉性之启发及创造力之培养。《生活教育的目的》《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540页

89.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小学教育是建国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36页

90.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37页

91.六岁以前的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创设乡村幼稚园宣传书》《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83页

92.要培养小学生,先须培养幼稚生,更须培养婴儿,即须培养婴儿的母亲,那才是根本的办法咧。不注重母教要想把小学办好,比如是水中捞月,如何可能!《古庙敲钟录》《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0页

93.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评陈著之(家庭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56页

94.儿童的世界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停止一切束缚,使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这儿童的世界才有出现的可能。《儿童的世界》《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645页

95.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建设、生长,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儿童生活杂志之中心主张》《陶行知全集》第11卷 第333页

96.人才的幼苗要从小培养,如果家庭里、学校里、铺子里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已被发现有特殊的才干,那么,立刻就应该给他以适当之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59页

97.承认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之出发点;承认幼稚园为全社会幼儿的教育场所,是普及正当幼稚园的出发点。《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37页

98.我希望大家把儿童康健当做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康健之神。《幼稚园之新大陆》《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11页

99.小学教育应培养手脑双全、志愿自立立人的儿童。其目标如下:1.康健的体力;2.劳动的身手;3.科学的头脑;4.艺术的兴趣;5.团体自治的精神。《小学目标案》《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06页

100.中小学教育应体察当地社会情况,一律以养成独立生活之技能,与增加生产之能力为中心,务使大多数不能升学学生,皆有自立之能力。《今后教育上基本问题之讨论》 《陶行知全集》第11卷 第342页

101.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635页

102.我三番五次的考虑之后,把我们所要办的古庙学校,画了下面一幅简笔画:静默如地下的种子。自由如空中的鸽子。猛勇如斗虎的狮子。《古庙敲钟录》《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1页

103.我们办教育,应该力争做到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各教所知,各学所好,各尽所能,为社会服务而将教育送到大自然、大社会、大森林中去。《创造的社会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67页

104.教人、好学,都是传染的,等到大家都传染了教人、好学的习惯,使教人、好学成了瘾,整个中华民族便成了一个教人、好学的民族,万万年的进步是得到了保证。《民主教育之普及》《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95页

105.我们要想建设一个真正的五族共和,最要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筑四通八达的道路,二是实行四通八达的教育。道路可以沟通物质上的需求和供给;教育可以沟通精神上的贡献和缺乏。这两件事互相为因,互相为果,实在是要同时并进,才能充分达到五族共和的目的。《五族共和与教育者之责任》《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605页

106.拿教育的精神和方法来把五族的同胞都培养到一个相知、相爱、相敬的地位,都培养到一个亲兄弟的地位,也是我们五族教育界同志的责任。《五族共和与教育之责任》《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607页

107.女子教育不解决,普及教育就无法解决。《普及教育》《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640页

108.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的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个钥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号和求进步的科学方法。普及教育运动之最大使命,便是把这个钥匙从少数人的手里拿出来交给大众。《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248页

109.普及教育之要义:(甲)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是学龄儿童及失学成人之普遍入学。(乙)整个生活现代化。不仅是普遍识字,或文盲之普遍消除。(丙)整个寿命现代化。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中国普及教育方案商讨》《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280页

110.我们要不愿做时代的落伍者,必须专攻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开向理想世界去的特别快车,你坐在上面,不要下来,决不致落伍。《如何可以不做一个时代落伍者》《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89页

111.我们必须培养科学的幼苗,撒播科学的种子,使全中国遍开科学之花,丰收科学之果。《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51页

112.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须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有了科学的儿童,自然会产生科学的中国和科学的中华民族。《关于科学教育》《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304页

113.厉行小学之科学教育,造就科学的儿童,以建设二十年后之科学的中国,使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战时的功课》《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80页

114.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说得更确些是:“百见不如一做。”科学实验要从小做起。每天找些小小实验,教小朋友们去做吧!倘使不照书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的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送科学丛书》《陶行知全集》第5卷 第755页

115.创造富的社会,头脑里要装着科学,手里要掌着马力,这样,大自然会变成我们的宝藏。我们如果能把空中的氮气造成肥料,石田变成土壤,人人吃不了,用不了。到那时,这造富的工作才算有点成绩哩。《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31页

116.要救中华民族,必须民族具备科学的本领,成为科学的民族,才能适应现代生活,而生存于现代世界。《关于科学教育》《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304页

117.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把林肯总统的话引申到教育方面来说:民主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教育。说得通俗些,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的教育,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办的教育。《民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90页

118.民主没有深奥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大家有份”。在倒霉的时候是“有祸同当”,在幸运的时候是“有福大家享”,在平常的时候是“大家的事大家做,大家谈,大家想”。《民主的儿童节》《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70页

119.民主的教育,包括四点:一、民为贵——大家说“教育第一”,其实更重要的是“人民第一”,只有重视人民的教育才能第一。二、“天下为公”——教育为公,文化为公,不可由任何人据为己有。三、建立民主的主张——应该集思广益,虚心学习,用民主的方法,从各阶层多方面结合而成的主张。四、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民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648页

120.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一方面是教人发展民主。在反民主的时代或者民主不够的时代,民主教育的任务是教人争取民主;到了政治走上民主之路,民主教育的任务是配合整个国家之创造计划,教人依着民主的原则,发挥各人及集体的创造力,以为全民造幸福。《民主教育之普及》《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93页

121.在小先生的手里,知识是变成空气,人人得而呼吸;知识是变成甘霖,处处得其润泽;知识是变成太阳,照着广大的群众向前进行。《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252页

四、陶行知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122.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过相当的教育,能够和衷共济,努力为国家负责,国基一定稳固。《提倡平民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693页

12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师范教育之新趋势》《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74页

124.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 。《送长城砖》《陶行知全集》 第8卷 第10页

125.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的信条》《陶行知全集》 第1 卷 第88页

126.中国要想得到国际上之平等地位,非办教育不可。《年会感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第244 页

127.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既建亦必终归于劣败。《共和精义》《陶行知全集》 第1卷 第221 页

128.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师范生应有之观念》《陶行知全集》 第1 卷 第 259页

129.教育的力量与别种力量不同之点,就在教育的力量是能够达到个个民众的内心里头去的,他能够使民众自己从“心里”发出一种力量来自己团结的。《今后中华民族的使命》《陶行知全集》 第2卷 第421~422页

130.虽然,教育之功能,就其大者而言,为立国之大本;就其小者而言,亦为如何导引国民精神生活与实际生活臻于健全与畅遂之关键。《今后教育上基本问题之讨论》《陶行知全集》 第11卷 第336 页

131.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我一提及教育便含了改造的意义。教育好比是火,火到的地方,必使这地方感受它的热,热到极点,便要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有这样的力量。《地方教育的乡村改造》《陶行知全集》 第2 卷 第435页

132.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新教育》《陶行知全集》 第1卷 第312 页

133.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变化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3页

134.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陶行知全集》 第2卷 第 591页

135.教育必须是战斗的。教育不是玩具,不是装饰品,不是升官发财的媒介。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类解放的武器。《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陶行知全集》 第4卷 第356页

136.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 313页

137.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陶行知全集》 第2卷 第435-436页

138.办学而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陶行知全集》 第2卷 第436页

139.古人说:“人不学,不如物。”又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可见我们中国素来看重教育的意思。宗旨无非是要人人受教育,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空前之全国教育大会》《陶行知全集》 第1卷 第 630页

140.新教育和老教育不同之点,是老教育坐而听,不能起而行,新教育却是有行动的。譬如抗日救国,须有行动,可是,行动又不能错误,所以要有理论。“抗日救国”是目标,“联合战线”是步骤,新中国将从行动中生出来!《新中国与新教育》《陶行知全集》 第4卷 第 147页

141.吾人认为教育青年,应着重于养成其创造之精神,与开天辟地推进时代之生命力,而不应养成书痴,或旧时代之继承者。《商务印书馆复业》《陶行知全集》 第11卷 第509 页

五、陶行知论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

142.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我们爱师范教育,我们更应爱全国的儿童和民族的前途。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139页

143.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但是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古庙敲钟录》《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31页

144.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既有这种责任,哪得不观察教育的新趋势,谋进步的教育。《师范教育之新趋势》《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74页

145.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可分四种:一是教育行政人员,二是各种指导员,三是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四是各种教员。吾国自办师范教育以来,无论高等师范、初等师范,只顾到第四项,只是以造就教员为目的,对于教育行政人员、指导员、校长和职员的训练都没有相当的注意。《新学制与师范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48页

146.教育界各种人才要什么,就该教他什么;要多少时候教得了,就该教他多少时候。如果因为种种情形一时教不了,就该把那必不可少的先教他,以后再找机会继续的教他;到了困难渐渐的解除之后,就该渐渐的看那必不可少的学识技能之外还缺什么就教他什么,还缺多少就教他多少;时期的长短,都依这种情形酌量伸缩。《新学制与师范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49~450页

147.学问是进化不已的,从事教育的人应当有继续研究的机会,故师范补习教育亦应占一位置。《新学制与师范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53页

148.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好的教师有生成的,有学成的。生成的好教师如同凤毛麟角,不可多得,恐怕一百万位乡村教师当中,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位是要用特殊的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功的。这是一件伟大的事业,要全国同志运用心力财力才能办到。《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04页

149.要想小学办得好,先要造就好教师;要想造就好教师,先要造就办师范学校造就教师的教师。《介绍一件大事》《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191页

150.师范教育的趋势,在能改进不合用的变成合用的;改进合用的,变成更合用的。这种向着合用走的几个趋势,就是新趋势。《师范教育之新趋势》《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75页

151.师范教育是什么?教学生变成先生。先生是什么?自己会变又会教人变的是先生。师范生不是别的,是一个学生变先生的学生。《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91页

152.我们当教师的实在需要园丁的智慧。晓庄不但是不要把个个学生造成一模一样,并且也不愿他们出去照样画葫芦。晓庄同志要创造和晓庄大不同的学校才算是和晓庄同,才算是第一流的贡献,才算是有些成功。《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64页

153.欲求教育刷新进步,必先有试验,以养成其自得之能力。能自得,始能发明;能发明,则陈法自去,教育自新矣。《试验主义与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6~7页

154.故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试验者,去旧之方也。《试验主义与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6页

155.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第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6页

156.学做教师之途径有二:一是从师;二是访友。随友学较从师为更自然而有效。故欲为优良教师,莫便于与优良教师为友。《艺友制的教育》《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88页

157.艺友制是对于传统的徒弟制的一种改造,它是新教育方式之一。在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跟着师傅在做上学的徒弟或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徒弟又是师傅,是学生同时又是先生。《艺友制是补师范教育之不足》《陶行知全集》第9卷 第188页

158.我们之所以提出艺友制,不是用来代替师范教育,而是用来补师范教育之不足。现在师范学校虽有缺点,我们的任务是改造不是取消。《艺友制是补师范教育之不足》《陶行知全集》第9卷 第188页

159.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40页

160.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的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到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我们的信条》《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87页

161.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他爱农人只是从农人出发,从最多数最不幸的出发,他的目光,没有一刻不注意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全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晓庄是从这样的爱心里出来的。《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56页

162.学校既是乡村的中心,教师便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师的人格影响于学生和乡村人民很大。《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一斑》《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61页

163.好的乡村教师,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这种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04页

164.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我们的信条》《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88页

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

165.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教学合一》《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1 页

166.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的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 第2卷第 557页

167.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合一》《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26页

168.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 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0页

169.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0页

170.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答朱端琰之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9页

171.我们可以说: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在假教育、假学校、假书本里自骗骗人的人,是假人 ——先生是假先生,学生是假学生。《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2页

172.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晓得了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然后才晓得如何去训练那教他的先生。《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91页

173.“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 新价值之产生。《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2页

174.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1页

175.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谈生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28页

176.依照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说来: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59页

177.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一、康健的体魄;二、农人的身手;三、科学的头脑;四、艺术的兴趣;五、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主张以国术(即武术)培养康健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来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这一年》《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44页

178.“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的。“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04~505页

179.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教育的新生》《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93~594页

180.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真正的生活教育必以生活工具为出发点。没有工具则精神不能发挥,生活无由表现。观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合乎实际生活,只须看他有无生活工具;倘使有了,再进一步看他是否充分运用所有的生活工具。《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16页

181.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智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60页

182.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0页

183.生活教育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今天不是完成的东西,明天也不是完成的东西,它会永远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仿我者死,创我者生!《仿我者死 创我者生》《陶行知全集》第11卷 第717页

184.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60页

185.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247页

186.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教育的新生》《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94页

187.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94页

188.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29页

189.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答朱端琰之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9页

190.我以为世界上最有贡献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头脑能指挥手指行动的人。《手脑相长》《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19页

191.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 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28~129页

192.“做”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火的故事》《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31页

193.手脑联盟,则污秽的垃圾可以用来点灯烧饭,窒人的氮气可以用做养人的肥田粉,煤黑油里可以取出几千种的颜料,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几百粒谷,无饭大家饿的穷国可以变成有饭大家吃的富社会。《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62页

194.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页

195.今日之学校是行以求知的地方,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古庙敲钟录》《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4页

七、陶行知论创造教育

1.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试验主义与新教育》原载1919年2月《新教育》1卷1期

2.创造的教育是怎样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种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各人把他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变过来。《创造的教育》原载1933年3月《教育建设》第5辑《陶行知全集》第2卷617页

3.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是民族自杀的口号。我们要想创造新民族,只能提倡科学的看,科学的说,科学的听,科学的动!《从今年的儿童节到明年的儿童节》原载1934年4月《生活教育》1卷5期《陶行知文集》第377页

4.集体创造的目的,在运用有思考的行动来产生新价值。我们虽不能无中生有,但是变更物质的地位,配合组织使价值起质的变化而便利于我们的运用。《育才二周岁前夜》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08页

5.我们希望以集体力量纠正个人主义,以创造的工作来纠正空话与幻想。在共同努力制造学校上来学习共同努力创造新中国新世界。《育才十字诀》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33页

6.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创造宣言》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37页

7.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米饭,除造粪外,便一无贡献吗?《创造宣言》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38页

8.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创造宣言》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39页

9.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往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创造宣言》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40页

10.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49页

11.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0页

12.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的把自己造成发明之王。那时美国小学的先生不免也阻碍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希望保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2页

13.解放小孩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我从前写过一首诗,是发挥这个道理:“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3页

14.解放小孩子的空间。……现在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用的是干腌菜的教科书。我们小孩子的精神营养非常贫乏,这还不如填鸭,填鸭用的还是滋养料,让鸭儿长得肥胖的。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3页

15.解放儿童的时间。现在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一连考几个学校。有的只好在鬼门关去看榜。连小学的儿童都要受着双重夹攻。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创造的儿童教育》

16.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3页

17.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4页

18.创造的民主是动员全体的创造力,使每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均等的机会,充分的发挥,并且发挥到最高峰,所以创造的民主必然与我以前所课的民主的创造有关联。民主的创造。是要使多数人的创造力能够发挥。……民主的创造为大多数人的创造,承认每一个人都得到创造的机会,这是与专制的创造不同的地方。《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1945年5月《战时教育》《陶行知文集》第781页

19.我们必须重提要着重创造,让学生自动的时候,不是让他们乱动,而是要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1945年5月《战时教育》《陶行知文集》第784页

20.你们知道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的变成科学的中国了。《科学的孩子》1931年来原载1931年11月8日《申报·自谈》《不除庭草斋夫谈荟》《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241页

21.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原载1944年1月重庆时代印刷出版社《育才学校手册》

(转发来自:三槐堂)

                                                               图/文:  李海霞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微博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118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15003815号  邮编:450009  办公室:66810696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