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课堂│做到这几个“化”,离好课真的很近了!

发布时间:2017-11-30

2017年2月郑州六十三中曾聘任王益民老师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顾问,源于王益民老师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给我校做过《把梦想变成一生的坚持》的报告,今日王益民老师的原创新作《做到这几个“化”,离好课真的很近了!》很受认可和欢迎。特此转发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听的课多了,想的也多了,也读了点理论的东西,写了点课堂观之类的文字,但总觉得离一线还有些距离,大家是不大喜欢“掉书袋”的,“文献研究”一大堆,唬唬编辑还可以,老师们就是不买账。能不能更通俗地表达下自己对于课堂的理解呢?我看是可以的,“真佛只说家常话”嘛!我也来说几句课堂的“家常话”,不对,是“家常‘化’”哦。

一、课堂目标要“私有化”。课堂一定要有目标,写不写在备课笔记上、上课的时候“示标”不“示标”是教学常规,由各校教务处管。从一节课来看,“目标”就是你要和学生在这节课要抵达的彼岸,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目标是什么”,不能是割裂的“三维”;也不能是缺少“这一篇”“这一节”的“万能目标”;当然也不能是一节课“难以承受之重”的数个目标。以上三个情况的目标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教师自己预设的,属于“大锅饭”的“公有制”目标。目标要“私有化”,就是目标来自于学生,根据学情,进行“私人订制”。你给“人大附”七年级学生上一节课和给薄弱学校同年级上一节课,目标肯定不一样。目标的“私有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进入课堂后,目标其实是动态的,要根据课堂的生成进行合理的调整。那些喜欢拖堂的老师大部分是因为太钟情于预设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问题化”。文本是静态的,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老师要善于“搭桥”,将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问题,通过问题这把钥匙来理解文本的内容。也就是说,要将“目标”雪藏于课堂问题之中,这虽然是一种预设,但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需要科学的设定。一般要遵循这样几个规律,一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有些人喜欢漫由学生去学习,美曰:无预设课堂。问题来自于学生固然很好,但偏离了文本的核心,问题再巧,也只是细枝末节。二是学生有哪些问题,预习或课堂自主学习要让学生提问。如,笔者预习作业就有“每课一问”,上课前选择五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如,《赵普》一文是“最有价值问题”是:1.宋太祖为什么最后还是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2.赵普为什么再四推荐那个人?3.赵普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寡学术”还能为相?4.“读之竟日”,赵普不上朝吗?5.第四奏为什么过些日子才奏?“每课一问”,让提问看得见,说得清,解得妙,思在其中。三是“单元目标”,甚至是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之类的。所以,我们说教学内容“问题化”是一节课的核心,也是课堂能力的关键。

三、问题研讨要“‘对话’化”。这个说法有点拗口,其实就是“对话”,为了凑齐“化”而已。“问题”有了,如何解决,大部分课堂选择了“问答”,师问、生答;答不对,换一个学生;再答不对,PPT出示“答案”;然后读答案、抄答案(有的美其名曰“批注”)。我曾经听过一节数学课,第一位老师连问两位同学,答案都是错的,最后点了课代表,如愿以偿的对了,然后转入下一个环节。这个活动是同题异构,第二位老师,第一位学生错了,他点示了下;第二位也错了,请这位同学上讲台实物展示,这位同学在解说自己答题的过程中悟得了错在哪里。事后,我问第二位老师,为什么不让第一位同学也“实物展示”,他说,第一位学生的错误不具有典型性。我们从“对话教学”的角度来看,第一位老师是“问答”,第二位才是“对话”。

关于什么是“对话”,说起来有些复杂,但是“学生是‘老师’,老师是助手”,应该成为对话的原则,所以,我们乐见:问题由学生去发现,而不是设个精致的套,一步一步让学生去钻;规律由学生去探索,而不是结论先行,再去验证;概念由学生去提炼,所谓“产婆术”,而不是背诵;文本由学生去解读,而不是“深刻地”给予;实验由学生去操作,而不是简单的示范、演示,甚至Flash。老师呢?一装,“装傻充愣”;二煽,“煽风点火”;三挑,“挑拨离间”。

四、主问题研讨要“合作化”。前面说到的对话从形式上来看属于“师生”对话,还有“生生”的对话,这样就需要有合作性学习,很可惜,我们有些人,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师,他们以“考试不能合作”为由,拒绝合作性学习,对合作性学习存在着偏见和无知。其实,道理很简单,合作性学习是和个体学习一样,一种学习方式而已。到底是“个体”,还是“合作”,因任务而定。合作性学习之关键在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需要借助前认知和资料包,进行总结、抽象、概括等,各抒己见,以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小组合作”的问题设计过于表面化,过于拘泥于教材内容。综合性学科,最应具有时鲜感、探究性和开放性。所以,我们赞同课堂的主问题可以考虑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当然,非主问题,只要有必要,也可以“合作”,如“两两”合作等。我一直认为,合作性学习不是一种模式,更不能模式化,但一定是一种思想,课堂里看不到“合作”,至少说明你的学习观是有问题的。

五、成果汇报要“多元化”。现实是,有的“小组合作”了,最后汇报还是个体的形式,不能把小组讨论的结果陈述出来;有的则相反,开口便是“我们小组认为”,这也很可疑,尤其是开放性问题,不可能有统一答案的,何来“我们小组认为”?所以,我们说,答案始终是丰富多彩的,如何得知,研究成果汇报的形式要多元化。小组合作学习有几个要点:一是合适的教学任务;二是充分的个体学习;三是有效的合作;四是合作学习成果;五是成果的评点。什么是“成果”?主要有两类:问题理解与疑问。成果(文本的、口头的、写在白板或黑板上的)的提交有四种:全体提交、最快的几组提交、有价值的提交、随机提交。具体哪种,因任务、目标而定,这就需要老师拥有慧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提交以后又是一轮新的对话的过程。

六、课堂程序要“结构化”。好的课堂是结构化的,如同一首乐曲,有序曲、开端、发展、高潮、尾音等构成。课堂结构有一个缓坡向上的过程,浙江的肖培东老师“镇江版”的《孔乙己》有这样几个问题:1.你们记住了我的生日,孔乙己的生日呢?那你们记住了孔乙己的什么?2.孔乙己身边的人记住了孔乙己的什么?3.他们真的记住了孔乙己了吗?这说明了什么?第一个问题起点很低,属于“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对孔乙己的态度;第三个问题是核心问题,最后涉及了小说的“人情凉薄”的主题。肖老师的这三个问题,呈现了这节课的主要结构特点:低起点、链条状、台阶式,且主问题突出。当然,好的课堂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模式化向流变性演绎的。

七、课堂结课要“形象化”。好的课都有一个漂亮的煞尾,或总结、或提升、或留下悬念,不一而足。尤其是总结,更为常见,谁来总结,还是学生,知识性内容可以来张“思维导图”,非知识性的可以写(说)点感悟,还可以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疑问,留待继续思考。三言两语,把一节课的要点说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还因为有了结课,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总结,好为最后总结提前准备,从而提升上课的效率。为什么说是“形象化”呢?正如思维导图,直观性强;或用关键词帮助记忆。好的结课,能够将点状的知识变成网状的结构,长期坚持,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结构。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微博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118号  ICP备案号:豫ICP备15003815号  邮编:450009  办公室:66810696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245号